访问联盟网站

常见问题

Matter是一个统一的智能家居标准,由连接标准联盟的多家成员公司共同开发,旨在确保不同品牌的设备能够无缝互操作。有多个企业基于 Matter 标准构建自己的生态,即通过自己的 App 等界面和中枢设备,配合各个支持 Matter 标准的设备,实现完整的用户体验。标题中提到的生态都支持 Matter 设备接入,支持的品类正在逐步增加中。
Matter 智能家居系统必须具有实现设备操控功能的控制设备(Controller)和将设备加入网络的配网设备(commissioner)。这些设备功能既可以由相对固定的中枢设备实现,比如智能音箱,电视,中控面板等;也可以由安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具备配网和控制功能的App实现。一般而言,前者可以基于固定的中枢设备连接云服务实现远程操控和语音控制等更多功能,而后者基于本地 Wi-Fi 或者 Thread 网络,仅支持在本地实现操控。
按连接标准联盟关于 Matter 商标的使用规定,只要设备或者设备外包装上合法地使用了 Matter 标志,就说明这是一款经过联盟认证的符合 Matter 标准的产品。当然,您也可以通过联盟官网上的认证产品清单,查询某个品牌的某款产品是否确实经过认证。
Matter 项目旨在为智能家居设备提供一个统一的兼容标准,让各种设备之间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互联互通。Matter 支持的设备类别很广泛,下面列出的是大致的设备分类,但请注意实际支持的类别和细分会随着Matter的持续开发和更新而变化。
  • 软件组件 Software Components
  • 中枢及网桥设备 Hubs & Bridges
  • 灯 Lighting
  • 智能插头/插座和其他执行器 Smart Plugs/Outlets and Other Actuators
  • 开关和控制装置 Switches and Controls
  • 传感器 Sensors
  • 闭合装置 Closures
  • 暖通空调 HVAC
  • 媒体播放设备 Media
  • 机器人设备 Robotic Devices
  • 家用电器 Appliances
每一大类中包含的小类设备非常具体,譬如在“照明与开关”大类中,可能包括不同型号和功能的智能灯泡,如可调色的灯泡、可调光的灯泡等,而在“安全与传感器”大类中,小类设备可能涉及到不同用途的传感器,如室内机动传感器、室外运动传感器等。 由于Matter 标准持续在更新,支持的设备类别和种类也在持续扩展中。想要获取最新的信息,建议访问 Matter 项目英文官方网站或相关社区。
首先是广泛的支持。Matter是联盟里各企业的智慧结晶,在发布之前就已经在全行业全产业链里获得了广泛支持,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一点让其他标准难以望其项背。
其次是通讯层与应用层的分离。Matter 理论上可以接入任意通讯协议(直连或桥接)的设备,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可以按需选择,博采众长。Matter直接支持Wi-Fi、Thread和以太网,蓝牙低功耗技术用于配网,而Zigbee等其他通讯协议是通过桥接器的方式接入的。
再次是安全。Matter 从设计之初就把安全作为首要考量,所以引入了多种安全机制,确保消费者买到的产品只要验证是受认证 Matter 产品,就有非常高的安全基线。
通过使用蓝牙低功耗技术进行标准的设备发现和配网流程。
  1. 需要对设备进行供电开机,保证在开机15分钟内完成配网,否则断电一分钟后再重新供电;
  2. 使用配网 App 扫描配网二维码或手动输入数字配网码,等待后台使用蓝牙低功耗技术传输网络信息;
  3. 设备自动接入网络后,再完成配网 App 要求的一些操作(如命名、确定房间、推荐自动化设置)即完成配网。
详情请参阅:如何使用 Matter 设备(超链接)
是的,开发Matter设备需要支持该标准的芯片和模组,如支持Thread、Wi-Fi、以太网等通信协议的硬件。部分支持Thread、Wi-Fi、以太网的设备可能可以通过OTA升级成为 Matter 产品,但还是需要通过联盟认可的测试与向联盟申请产品认证。
Matter设备可以通过Thread、Wi-Fi或以太网连接到本地网络,并在 IP 协议上进行通信。另外,可以通过桥接的方法将非 Matter 设备接入Matter,这类产品可以选择Zigbee、蓝牙 mesh、KNX等协议,也不一定具备 IP。
Matter 设备不一定需要接入国际互联网,但需要远程控制的话一般通过将中枢设备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来实现。
成本取决于硬件选择、开发时间和认证费用等因素。关于测试和认证的费用,请参阅:产品认证详解成员权益及加入流程
主要使用C和C++,以及相关的嵌入式开发环境。
各个生态的 App 可能有不同的机制。通常来说,支持Matter标准的智能家居平台的App通过与同品牌的中枢设备交互来实现对 Matter 设备的控制。另外,设备厂商也可以自行开发支持 Matter 标准的 App,通过 Matter 网络与自己品牌的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可以使用标准的嵌入式调试工具和 Matter SDK 提供的调试工具 Test Harness。
Matter设备支持OTA(Over-the-Air)固件升级,以确保设备功能和安全性的持续更新。OTA可以通过在 DCL 写入 OTA 升级固件的 URL 或在各生态的设备管理平台内按该生态的指引进行。
Matter 有多种认证路径,总体而言设备需要通过 Matter 指定测试机构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符合标准方能获得认证。详情参阅:Matter 产品认证详解
开发者可以访问Matter联盟官方网站,获取文档、SDK、示例代码和开发工具。以下链接为资源合集,需以会员身份登录才能查看:https://community.csa-iot.org/page/matter-resource-kit
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使用Matter联盟提供的测试工具和各生态的App、中枢设备自行检测,二是参加互操作性测试活动(一般称为PlugFest,需要成为联盟会员并且缴纳报名费)来进行验证,三是将设备寄送到联盟运营的互操作实验室进行验证(简称InterOp Lab,目前免费但需要联盟会员身份)。
支持星型、网状、混合型等多种拓扑结构,具体取决于设备和通信协议的选择。
星型:以太网、Wi-Fi。
网状:Thread。
混合型:桥接接入将会在Matter网络上创建类似于树状网络上的分支。注意,网桥设备与其桥接的设备之间的网络拓扑也有多种可能。
首先 Matter 使用AES-128加密和和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等多项措施,确保已经接入的设备之间通信的安全性。
其次,Matter 标准在设计之初就确立了它是一个“本地互联互通”标准的定位,确保数据非必要不出用户家门。
最后,通过使用区块链等技术对新入网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避免被有害设备侵入网络从内部突破。
除了将现有设备通过 OTA 升级的方式直接接入 Matter 网络以外,也可以通过桥接设备或软件网关,实现将现有智能家居系统作为子网络集成到 Matter 网络中,比如将自有生态中的网关升级为支持 Matter 网桥功能的设备,实现自有生态全套接入 Matter。
是。Matter是开放标准,在调研或者试开发阶段可以免费获得已经发布的Matter技术规范版本(官网下载连接),以及在Github上的开源SDK。但是要申请认证必须先成为联盟的成员。即便是不自己开发产品,而是通过从ODM或者OEM厂家接受认证转让的方式获取认证,也需要先申请成为联盟的准成员(准成员不需要年费),这样才能符合联盟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Fabric是指一组可以相互通信和操作的Matter设备集合,可以理解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转的完整 Matter 网络。
Matter允许为设备添加多个管理员和配置者,每个角色可以拥有不同的权限。一般该操作在生态厂商的 Matter App中完成。通过角色和权限管理,允许家庭中的不同成员根据需求控制设备。
Matter 标准允许设备实现自定义功能,同时保持与其他Matter设备的互操作性。Matter 统一了相同产品类型(device type)的物模型,是为了确保在不同生态中都能有相同的控制体验,但从未限制设备厂商在此基础上定义独特功能。如果有自定义功能,厂商可以选择自行开发对应的操作界面(可以是实体按钮、操作面板或App等),或与生态厂商联系让对方定制开发该功能的操作界面。
Matter设备通过标准的物模型和应用层协议支持跨品牌和生态系统的控制。对于开发者而言,只要完全按照官方指引进行开发,跨品牌和生态系统的控制不需要任何额外操作。
Matter 标准本身是应用层协议而非交互层协议,所以对设备的用户界面没有具体规定,但鼓励设计直观易用的界面。生态厂商一般会因应市场需求开发多语言的操作界面,而设备制造商也可以为设备提供多语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