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联盟网站

连接标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欣然宣布推出两项创新的认证计划:重认证快通道计划 (FastTrack Recertification Program) 和产品组合认证计划 (Portfolio Certification Program)。这两项计划将大为加速认证流程,并利用作为联盟成员新福利的一项关键资源——互操作性测试设施(“互操作实验室”)。得益于简化的申请流程和降低的成本,会员现在能够实现软件更新的更快部署,同时保持了产品的高性能和互操作性。这些改进彰显了联盟致力于提高认证效率并为会员创造价值的承诺。
  • 重认证快通道计划:任何新标准及其应用的前几代产品往往会迅速揭示在可靠性、韧性、可扩展性、功能甚至简单错误修复方面的改进空间。对于Matter标准而言,许多产品会定期进行软件更新以跟进这些进步。Matter工作组倾听了产品制造商的反馈,重点关注了再认证的成本和复杂性,以及它对实现高效、低成本更新所带来的挑战,由此,于2024年11月推出了重认证快通道计划。这一新的重认证计划简化了流程,同时显著降低了产品制造商的成本和管理开销,确保产品制造商能够更轻松地发布关键更新以优化其产品,并利用互操作实验室进行“轻量(light touch)”检查,通过实验室的测试能力核查产品在更新后与其他常见设备和系统配合使用时,其功能和性能是否会意外降低。该计划使会员能够快速部署错误纠正和安全修复,对新出现的问题做出更快速的响应。随后,由联盟进行重认证以保持认证的完整性。经过培训合格的会员可以使用联盟发布的测试套件进行自测。

了解更多有关Matter重认证快通道计划和培训要求的信息。

  • 产品组合认证计划:除了推出「重认证快通道计划」外,联盟最近还宣布了产品组合认证计划。这一认证计划适用于Zigbee和Matter产品,允许制造商在单个申请中,以父产品为基础,对多个产品组合进行认证,从而简化了认证流程。该计划旨在加快上市时间,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联盟及其会员的成本,与现有的相似性认证和产品系列认证计划相比,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取代该两项计划,成为制造商寻求认证的高效选择。
  • 一站式认证与测试: 对于许多Matter设备制造商而言,获得主流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Works With”认证和徽章是其产品上市之旅的关键一环。然而,这些认证程序往往要求设备制造商先完成联盟的认证流程,再针对每个“Works With”生态系统参与其完全独立的测试流程。鉴于对更简洁高效的「一站式认证流程」的需求,联盟很高兴地宣布,苹果已开始接受联盟互操作实验室针对Matter设备的测试结果,用于Works With Apple Home认证;谷歌和三星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对各自的Works With Google Home和Works With SmartThings认证采取同样做法。这一举措凸显了联盟测试程序的公信力和可靠性。目前,实验室正继续与其他成员合作,以整合更多“Works With”程序。建议设备制造商与各自的平台合作伙伴联系,以获取相关程序的更多详情。

即刻开始参与联盟「互操作实验室」的测试

对于致力于推出强大、兼容且可靠的Matter产品的开发者而言,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连接标准联盟「互操作实验室」是一项极具价值的会员福利。通过模拟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交互并与主要平台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实验室能够帮助公司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验证产品跨平台运行的必要功能。产品制造商深知首批用户(first-user)良好体验的重要性。鉴于Matter跨越多个不同生态系统并使用不同的传输技术,要覆盖产品上市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测试变量往往颇具挑战。为应对这一难题,联盟互操作实验室为开发支持Matter协议产品的会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测试服务。这一会员福利使制造商有机会在模拟真实世界条件的环境中完善其产品,从而确保卓越的用户体验,同时减轻开发者自行进行广泛测试的负担。

已获验证的成功经验

联盟互操作实验室已成功测试了众多跨不同设备类别的Matter产品,包括灯具、门锁、智能插座、传感器等。实验室采用了来自亚马逊、苹果、谷歌、三星SmartThings和LG等多个独立生态系统的APP和中枢,并计划未来继续增加更多。实验室致力于帮助产品制造商发现其产品中的互操作性问题。在Matter工作组的推动下,实验室的建设、工具的开发和测试用例的制定历经了一年时间,这一过程汇聚了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产品制造商和经验丰富的联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致力于开发一个可预测的流程,持续帮助制造商在开发过程中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出现意外情况。

全面真实的测试环境

互操作实验室的测试不仅仅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而是深入从开箱配对到更多高级功能(如「多管理员控制」和「设备发现」)的多个关键方面。实验室还会进行重复使用的压力测试,以验证设备在长时间经过多次循环后是否仍能保持一致的工作状态。测试还评估了产品在重启后的恢复情况,确认它们在意外断电后能够重新加入网络并进行控制。测试完成后,制造商会收到一份关于发现问题的详细报告。对于需要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协作解决的问题,实验室会促成双方直接讨论,协助启动调试过程。这种协作方式已吸引了众多行业领袖的参与,日益让该实验室成为产品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关键资源。越来越多平台公司考虑将实验室结果纳入其“Works With”程序,联盟互操作实验室测试能力的采用率不断上升,这都验证了它在确保跨平台互操作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互操作性和可靠性的承诺

联盟通过推出「重认证快通道计划」和「产品组合认证计划」,以及「互操作实验室」的强大能力,持续推动创新和效率提升。这些服务通过简化认证流程、降低成本,同时确保产品提高更新速度而不牺牲性能或质量,解决了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这些进步共同凸显了联盟对会员和整个行业坚定不移的承诺,即培育一个安全、可靠、互操作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全球生态。

为了推动Matter标准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发可认证的Matter设备,并为开发者提供展示创意和实践产品开发的机会,2025年第二届Matter应用开发比赛将强势回归。此次比赛不仅延续了首届比赛的成功经验,还将带来更多创新和挑战。

本次比赛由联盟中国成员组(CMGC)主办,并获得多家Matter生态中的芯片、平台、测试和证书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无论您是已经开发过多种Matter产品的联盟成员公司,还是初次尝试Matter产品开发的智能家居新手,我们都热忱期待您的参与。

▲ 扫码报名

01 主办、支持与赞助机构

02 比赛时间表

▲ 比赛时间表

1月-2月报名征集

有意向者请在2月28日前提交报名表,申请入围资格。

a. 简述您的项目构想。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产品,产品的功能,能单独或和其他产品互动以解决什么问题等;如果是一个APP,则是可以控制哪些设备以实现怎样的场景等等。

b. 您还可以在报名表中申请比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芯片开发板(见下文 04 开发资源支持,报名信息中还有更多说明链接),并在产品开发阶段获得相应芯片厂商的协助和支持。因数量有限,我们将根据入围情况和报名先后分配,但可以申请调剂其他厂家的开发板。

本届比赛提供的开发板包括(点击蓝色带下划线字体可链接更多详细介绍)

2月28号或入围项目满额 报名截止

组委会根据报名先后、开发经验、项目相关度和创新度等评判标准,筛选出80个入围项目。组委会将在参赛者报名后10个工作日内联系参赛者,并通过邮件确认是否入围,并发送确认邮件。参赛者收到入围确认邮件后,赞助方将安排寄送免费开发板,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等资源

1月-3月 Matter开发培训

2024年首届Matter比赛培训视频合集链接点击此处,大家可以先参考这些培训视频来做初期评估和开发。我们也会根据大家反馈和平台/芯片商情况,提供新的培训,具体请等待下一步通知。

1月-4月 参赛项目开发

项目开发阶段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我们的芯片商/平台联系,他们会给予你相应的支持。

5月1日-10日 参赛项目作品提交

5月1日开始接受参赛项目提交,5月10号为项目提交截止日期。提交作品时,参赛者需提交参赛项目的相关说明文件及操作演示视频

5月12日-16日 评审会专家考核

评审委员会基于上述材料进行打分,评分最高的30个项目进入第二轮实验室评测。

5月17日-6月3日 样品寄送及实验室评测

相应参赛者将收到通知,说明项目样品寄送的测试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对收到参赛样品评测后,进行第二轮打分。

6月5日 确定获奖名单

最终结合评审委员会和实验室的两次评分选出获奖项目,通知获奖者

6月13日 开发者大会现场颁奖

获奖项目将在6月13日的Matter中国区开发者大会2025现场颁奖。

03 参赛须知

 

每个参赛方最多提交三个申请项目(因报名渠道限制,每个账号/手机只能报名一个项目。但参赛方和联系人可以填同一个。)

请使用Matter 1.3及以上版本来进行产品开发

您申请参赛的项目必须是自行开发或原创的,之前应未就申请参赛的项目(硬件产品或APP)所属的Matter设备类型进行过认证,也就是说,参赛的应是您新开发的Matter产品。

 

04 开发资源支持

Beken

–   BK7231/BK7238, 支持Wi-Fi/BLE,数量:30,  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BK7238/BK7231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单芯片Wi-Fi 4 (802.11 b/g/n)和低功耗BLE 5.2组合解决方案,专为低功耗和小空间应用设计的。集成了功能强大的32位ARM MCU和全套外设和接口,是高级物联网(IoT)应用的理想选择。适用于智能照明、智慧家居、室内定位和其他复杂的物联网应用。以极小的封装提供高集成度和最低功耗,市场出货量超过3亿颗。

–   BK7235, 支持Wi-Fi/BLE,数量:5, 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BK7235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单芯片WiFi 6(802.11b/g/n/ax) 和BLE 5.2 组合解决方案, 专为需要高安全性和丰富资源的应用而设计。RISC-V MCU搭配各类丰富的外围设备接口使 BK7235 非常适合多样的物联网 (IoT) 应用场景。BK7235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提供高集成度和低功耗,适用于智能照明、智能家居和其他复杂物联网。

Espressif

–   ESP32-C3-DevkitM-1,支持Wi-Fi/BLE,数量:3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ESP32-C3 是一款安全稳定、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联网芯片,搭载 RISC-V 32 位单核处理器,支持 2.4 GHz Wi-Fi 和 Bluetooth 5 (LE),为物联网产品提供行业领先的射频性能、完善的安全机制和丰富的内存资源。ESP32-C3 对 Wi-Fi 和 Bluetooth 5 (LE) 的双重支持降低了设备配网难度,适用于广泛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   ESP32-H2-DevKitM-1,支持Thread/Zigbee/BLE,数量:3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ESP32-H2 在 Bluetooth 5(LE)的基础上新增对 IEEE 802.15.4 技术的支持,它搭载一个时钟频率高达 96 MHz 的 RISC-V 32 位单核处理器,内置 320 KB SRAM(其中 16 KB 专用于 cache),128 KB ROM,4 KB LP Memory,并支持 2/4 MB SiP flash。ESP32-H2 拥有 19 个可编程 GPIO 管脚,支持 SPI、UART、I2C、I2S、RMT、GDMA 和 PWM。它完善的安全机制也能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安全连接性能。

–   ESP32-C6-DevKitC-1,支持Wi-Fi/Thread/Zigbee/BLE,数量:3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ESP32-C6 是乐鑫首款支持 Wi-Fi 6 的 SoC,集成 2.4 GHz Wi-Fi 6、Bluetooth 5 (LE) 和 802.15.4 协议,能够为物联网产品提供行业领先的射频性能、完善的安全机制和丰富的内存资源。它搭载一个时钟频率最高 160 MHz 的高性能 RISC-V 32 位处理器,和一个时钟频率最高 20 MHz 的低功耗 RISC-V 32 位处理器,内置 512 KB SRAM,320 KB ROM,并支持外接 flash。ESP32-C6 拥有 30 个 (QFN40) 或 22 个 (QFN32) 可编程 GPIO 管脚,支持 SPI、UART、I2C、I2S、RMT、TWAI、PWM、电机控制 PWM 和 SDIO。它还集成了一个 12 位 ADC 和一个温度传感器。

–   ESP Thread Border Router/Zigbee Gateway,支持Wi-Fi/Thread/Zigbee/BLE,数量:3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该开发板集成 ESP32-S3 SoC 和 ESP32-H2 RCP,ESP32-S3-WROOM-1 提供 4 MB Flash 和 2 MB PSRAM,ESP32-H2-MINI-1 提供 2 MB Flash。其 SDK 基于乐鑫 ESP-IDF 物联网开发框架和开源的 OpenThread 协议栈,支持构建 Thread 边界路由器的所有网络特性,并集成了丰富的产品级功能。基于此,开发者还可以开发 Matter 桥接设备以满足对非 Wi-Fi/Thread 设备的支持。

Google

– 借助 Google 的 Home 开发者计划,设备制造商可以将其智能家居设备与 Google Home 生态系统相关联。Google正在扩展智能家居 Action 的本地执行路径,可以使用 Google Home app (GHA) 添加支持 Matter 的设备进行设置,并使用 Google Assistant、GHA 或 Google Nest Hub (2nd gen) 等智能显示屏控制这些设备。

Nordic

– CCK(nRF5340+nRF7002),支持Thread/Wi-Fi/蓝牙低功耗,数量:10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英文版)    (中文博客指导链接)

基于nRF5340和nRF7002的组合,开发者可以同时评估Matter over Thread和Matter over Wi-Fi方案,其中nRF5340是一颗1MB+256kB Flash,512kB+64kB RAM的蓝牙和Thread二合一双核SoC,而nRF7002 是一颗Wi-Fi 6 2.4G/5G双频协同IC

NXP

–   FRDM-MCXW71,支持Thread/Zigbee/BLE和Matter,数量:10

MCX W71采用96MHz的 CM33内核,内置1.25MB Flash+216KB RAM,支持802.15.4和BLE5.3的低功耗,高灵敏度无线协议。支持LCD,Camera,SPI,UART, PWM,I2C,GPIO,Security等丰富的外设接口,可以轻松地评估MCX W71对BLE、Zigbee、Thread和Matter的多协议无线支持。该板包括一个板载MCU-Link调试器、便于访问MCU I/O的行业标准头、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一个光传感器和一个外接SPI闪存。通过扩展板中心 提供多个附加板,而通过应用代码中心 则可以轻松使用软件示例,这些都是MCUXpresso Developer Experience(MCUXpresso开发人员体验)的组成部分。

–   FRDM-RW612,支持WiFi6/Thread/Zigbee/BLE,数量:3

RW612采用260MHz的CM33内核,内置1.2MB SRAM和外置Memory接口,支持20MHz高带宽低延时的2.4GHz/5GHz双频WiFi6,BLE5.3及802.15.4无线协议。支持高速USB2.0, SDIOi3.0, Ethernet, I2S, PCM, LCD, Camera及各种可配置低速通信接口(SPI/UART/I2C)。

FRDM-RW612开发板设计用于使用RW61x系列Wi-Fi® 6、蓝牙® 低功耗和802.15.4三无线电MCU进行快速原型设计。FRDM-RW612可轻松访问MCU I/O、外设、集成串行接口和外部闪存,并包含一个板载MCU-Link调试器。NXP的扩展板集线器和应用程序代码集线器(提供软件示例)等其他资源可通过MCUXpresso Developer Experience访问。

Qorvo

–   QPG6120,支持BLE/Zigbee/Thread, 数量:3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一款低功耗通信控制器,可实现 Zigbee®、Thread、Matter、低功耗蓝牙和蓝牙®网状网络协议。它采用基于硬件的   ConcurrentConnect™ 技术,支持多种协议同时运行,从而提供更高的容量和增强的互操作性,符合领先的低功耗标准。QPG6105 SoC   及其软件通过了 Zigbee 和低功耗蓝牙认证,并且是 Matter v1.0   认证的候选者。QPG6105开发套件是电路板、软件和文档的一站式商店,可轻松进行产品开发。此外,还提供互联照明参考设计,以缩短客户的上市时间。

Silicon Labs

–   EFR32xG24,支持Zigbee/BLE/BT Mesh/Thread,数量:20,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EFR32xG24 Explorer 套件是基于 EFR32MG24 片上系统的小型开发和评估平台。EFR32xG24 Explorer 套件专注于 2.4 GHz 无线协议(包括蓝牙 LE、蓝牙网状网络、Zigbee、Thread 和 Matter)的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原型设计和概念创建。该板的主要特性包括 USB 接口、板载 SEGGER J-Link 调试器、数据包跟踪接口、按钮,以及通过 mikroBus 插座和 Qwiic® 连接器支持硬件附加板。

–   SiWx917M SoC,数量10, 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是芯科科技功耗最低的 Wi-Fi 6 SoC,是使用 Wi-Fi®、蓝牙、Matter 和 IP 网络实现安全云连接的超低功耗物联网无线设备的理想之选。

SiWx917M SoC 包括超低功耗 Wi-Fi 6 及蓝牙低功耗 LE 5.4 无线 CPU 子系统,以及集成微控制器 (MCU) 应用子系统、安全功能、外围设备和电源管理子系统,所有这些都集成在一个尺寸为 7 x 7 mm 的 QFN 封装中,非常适合于开发需由使用时间较长的电池供电的设备。

ST

–   STM32WBA65 NUCLEO-WBA65RI,支持各种最新的协议: Bluetooth®低功耗5.4、IEEE 802.15.4通信协议、Zigbee®、Thread和Matter协议数量:15,​。

STM32WBA64/65系列具有高达100 MHz的Arm(®) 32-bit Cortex(®)-M33 CPU、2 MB Flash存储器和512 KB RAM,并采用4种封装:48引脚和68引脚的UFQFPN、88引脚的WLCSP和121引脚的UFBGA,可帮助设计师提升设计的灵活性和安全性。X-CUBE-MATTER扩展包在STM32WBA65微控制器单芯片上预集成Matter支持,可演示STM32 Matter的参考实现,为在参考开发平台上进行Matter实物终端的原型设计做好了准备。另外,还可参考有关ST Matter介绍, 和相关的wiki文章

Telink

–   B92 Generic Starter Kit,支持BT/BLE/BLE Mesh/Zigbee/Thread, 数量:15, 使用说明/开发指导链接

B92 Generic Starter Kit,是最新一代TLSR9系列芯片的通用开发平台,其上搭载了一颗TLSR9系列的旗舰型号芯片。TLSR9系列芯片作为Telink最新一代低功耗高性能多协议无线连接SoC产品,支持多种先进的物联网连接技术规范,包括经典蓝牙,蓝牙低功耗,蓝牙Mesh,Zigbee,Apple HomeKit,Apple Find My,Thread,Matter,2.4GHz专有协议,及各类RTOS,并且能够实现部分多协议并行操作。该芯片内置了先进的32位RISC-V MCU,集成了DSP和浮点运算扩展指令。

Tuya

–   TuyaOS-Matter,  开发指导:TuyaOS-Matter 开发者论坛

TuyaOS-Matter在 TuayOS 的基础上,集成了官方 Matter 标准 SDK,增加了 Matter 能力。借助 TuyaOS-Matter,可以了解 Matter产品创建、开发、调试、测试、认证和生产等一站式服务,开发出自己的 Matter 产品。其中TuyaOS 是指一种基于 RTOS、Linux、Non-OS 等内核设计的、应用于 IoT 领域、面向全连接、全场景的分布式跨平台操作系统。您可以基于 TuyaOS 快速开发出各种物联网设备。

 

05 评分标准

▲ 评选流程概览

评委会评审

-适销度(产品完整性,外观) 30%
-创新性(比如用已有的设备类型开发出非常见的产品) 30%
-类型加分(较复杂的设备类型,如bridge)10%

实验室评测

-Matter标准符合性 30%

06 奖项设置

07 评审委员

 

评委列表.png

 

▲ 扫码报名

近日,一段详细解析Matter中国体验馆的视频正式发布,为观众带来了智能家居跨品牌、跨生态、跨标准协议互联互通场景体验的深度解读。

该视频详细揭秘了Matter中国体验馆内那些令人赞叹的智能家居场景。从智能开关、智能灯泡到智能电视、智能空调,这些设备在视频中展示了它们在不同生态下的协作能力。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设备如何通过Matter协议实现无缝连接,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生活体验。值得注意的是,视频涉及了多个生态系统,展现了智能家居多生态互联互通的无限可能。无论你是全屋智能集成商,还是智能家居DIY爱好者,都能在这个视频中找到属于你的智能家居新玩法。心动了吗?别急,这只是系列视频的开篇之作!

未来,我们还将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想知道什么是Matter协议?怎么给设备配网?怎么实现设备多生态加入?如何选择桥接设备?如何搭建个性化场景?统统别急,接下来的视频都会一一为你解答。

所以,记得持续关注哦!让我们一起迎接智能家居“无界”互联的新纪元!

Matter 产业链代表合影留念​

日前,智能家居领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2024智能家居市场创新大会暨行业年终盛典在杭州成功举办。

会上,连接标准联盟中国成员组携手Aqara、vivo、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和众科技、海曼科技、三星、涂鸦智能、芯科科技、亚萨合莱、亚数信息 (以上按照公司名称首字母排序)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揭晓了智能家居产业的重大里程碑:2024 Matter 产业链生态图谱正式发布。

此次发布不仅意味着 Matter 产业链上众多参与者的首次集体亮相,更彰显了 Matter 标准在智能家居产业各个环节中的深远影响与广泛渗透。

2024年 Matter 产业链生态图谱

面对当前智能家居市场品牌林立、平台不兼容的碎片化现状,Matter 互操作性标准应运而生,正逐步打破品牌与平台间的隔阂,引领产业走向一个更加开放、协同的新纪元。

通过 Matter 标准的深入推广与应用,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与协同将实现前所未有的简单与高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流畅、统一且优质的智能家居使用体验。

正是这种开放前瞻的理念,让 Matter 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响应。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它便赢得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众多领先企业的支持,生态系统因此迅速壮大。

此次 Matter 产业链生态图谱的发布,更是首次将这一庞大而多元的生态参与者群体集体呈现给公众视野,不仅彰显了 Matter 标准的广泛影响力,也为行业内外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 Matter 生态全貌的窗口。

本次发布的生态图谱全面展现了 Matter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上游的技术方案供应商测试认证服务商数字证书服务商,到中游类型丰富的产品与系统制造商,再到下游的生态运营服务平台和终端用户,构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生态系统。

连接标准联盟中国成员组主席宿为民博士

连接标准联盟中国成员组主席宿为民博士在会上对 Matter 产业链生态图谱进行了深入解读。她表示,Matter 标准自发布以来已进行多次迭代和升级,现已支持众多设备类型,包括照明产品、开关单元、遮阳,以及各种控制类软硬件产品等。

同时,她也呼吁进一步挖掘和释放跨界合作的潜力,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让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满足。Matter标准的演进和应用是一个持续的旅程,联盟汇集了众多参与者创造了新标准,使其成为现实,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而产业链中的企业将实现其价值,赋能无数创新的智能产品为我们带来更舒适便捷的生活​!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在近日共同宣布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现已正式上市。这是延续今年3 月芯科科技和Arduino释出Arduino Nano Matter 板的社区版本(Community Edition)之后, 通过收集硬件和软件的用户反馈意见,进一步打造而成的一款成熟、易用的产品,以解决当前 Matter 终端设备解决方案复杂性的问题。

这一解决方案可以为物联网开发人员提供开发Matter 应用的最简单、最快捷途径。 通过利用新定义的 Matter API,大大简化了与 Matter 标准相关的复杂性。现在,开发Matter 应用、原型和产品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是创客和设计爱好者的理想选择,但Arduino的愿景远不止于此。Arduino Nano Matter 板凭借其工业级组件、认证,以及芯科科技高端、低功耗的MGM240SD22VNA 芯片,它完美融入了 Arduino Pro 产品线。这使得 Arduino 客户和企业能够在简单的 IoT 应用开发平台内安全高效地将远程传感器连接到业务逻辑。

优于传统 Matter 解决方案的优势
  1. 专注于快速原型设计和最小可行产品(MVP):Arduino 的生态系统以快速原型设计为优先,设置时间最小化,开发者可以迅速创建和测试基于 Matter 的应用。而芯科科技的标准解决方案更适用于复杂的大规模项目,可结合双重优势。
  2. High-Level Abstraction: Arduino 的新 Matter 库大幅简化了 Matter 协议的实现过程。开发者可以依赖简化的 API,而 芯科科技的解决方案则需要更深入的低级配置和协议栈知识。
  3. 广大的社区支持:Arduino 拥有一个规模庞大、活跃的社区,并提供简单易懂的指南,使新手更容易解决问题。同时,芯科科技提供了详尽的文档,内容更为技术化且复杂。
  4. 硬件集成与生态系统:Arduino 提供了数千个与其 IDE 无缝集成的库,使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这加速了定制应用和产品的构建过程。

芯科科技和Arduino 的合作是 Matter 开发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既为创客和爱好者赋能,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商用、专业级最终产品的工具。通过“Arduino Pro”的理念,Arduino Nano Matter 开发板完全适用于最终产品。

除了在 Matter 方面的创新,这款开发板还具有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E)功能。作为低功耗蓝牙技术的领导者,芯科科技的产品优势现在可以通过 Arduino API 更加便捷地实现。

Arduino Nano Matter 开发板现已上架 Arduino Marketplace 和主要经销商,快来试用这款产品,开启您的Matter 开发旅程!携手共同推动 Matter 的普及。https://store.arduino.cc/pages/nano-matter

欢迎访问芯科科技的资源库,观看有关 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的实用视频,包括快速入门指南:https://www.silabs.com/support/training/matter-developer-journey/quick-start-arduino-nano-matter

您还可以通过 Arduino 的文档了解更多产品信息:https://docs.arduino.cc/hardware/nano-matter/

近日,基于泰凌微电子TLSR9系列SoC的Zigbee协议栈正式获得由CSA联盟颁发的Zigbee PRO R23 + Zigbee Direct的兼容平台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此项认证的芯片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过认证所使用的协议栈,由泰凌完全自主开发,标志着泰凌可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度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Zigbee PRO R23作为CSA联盟发布的最新一版技术规范,引入了多项安全增强功能,从技术架构上确保并提升了安全性,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作为另一项新的技术规范,Zigbee Direct使用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蓝牙低功耗设备与Zigbee网络实现无缝交互,无需网关,从而简化了设计和开发流程,降低了系统复杂性,并缩短了构建解决方案的时间。此外,Zigbee PRO R23在提升Zigbee的整体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对频段支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历经超过10年的市场部署应用,Zigbee标准仍在不断开发新特性以满足市场新需求。Zigbee PRO R23进一步加强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网络弹性,拓展了应用领域,并持续为住宅和商业建筑用户简化使用体验。在设计上,Zigbee PRO R23还巧妙的融合了向前和向后兼容性,确保了与旧版Zigbee设备的无缝协同,同时支持新技术的接入。这种兼容性保障了用户在技术升级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无需全面替换现有设备,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升级成本。

Zigbee PRO R23 关键特性

安全性增强Zigbee PRO R23加入了多项安全特性,如动态链接密钥、设备访问、密钥管理升级和信任中心替换,这些特性使用行业标准的加密算法和双向身份验证来保护网络安全 。

网络弹性增强

通过“Works with All Hubs”的第一阶段实现,Zigbee PRO R23推进了以集线器为中心的操作标准化,帮助设备识别网络中的最合适达到节点,安全地加入或重新加入网络,增强了网络的弹性和可靠性 。

共存性优化

Zigbee PRO R23支持Smart Energy设备与Zigbee设备在同一网络中共存,实现关键信息的交互,进一步提升住宅和商业基础设施中能源和设备的控制使用体验 。

多频段支持

除了2.4 GHz频段外,Zigbee PRO R23还增加了对欧洲(800MHz)和北美(900MHz)SubG频段的支持,提供更高的信号强度和更广的覆盖范围,以适应更多应用场景 。

Zigbee Direct 关键特性

01 连接便利允许智能手机和其他蓝牙低功耗设备直接与Zigbee设备连接,无需通过中心网关或集线器。

02 简化开发

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将蓝牙低功耗与Zigbee相结合,Zigbee Direct通过简化设计和开发,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和构建解决方案所需的时间。

泰凌TLSR9系列SoC

泰凌TLSR9系列SoC此前已经获得802.15.4 MAC/PHY认证。通过搭载本次获得兼容平台认证的协议栈,现已支持Zigbee PRO R23 + Zigbee Direct的核心功能,为用户和开发者带来了安全性、便捷性、兼容性等优势。采用该芯片配套的由泰凌提供的SDK和开发工具,客户可以更轻松的开发Zigbee PRO R23 + Direct的设备。

泰凌TLSR9系列SoC是专为物联网应用设计的低功耗、高性能多协议系统级芯片。该系列芯片可支持广泛的先进物联网连接技术规范,包括经典蓝牙、蓝牙低功耗、蓝牙Mesh、Zigbee、Apple HomeKit、Apple Find My、Thread、Matter、2.4GHz专有协议以及多种RTOS,并能够实现部分多协议的并行操作。内置的32位RISC-V MCU配备了DSP和浮点运算扩展指令,强化了芯片的处理能力。

在安全性方面,TLSR9系列SoC的最新型号通过硬件加速的加密模块、片上真随机数生成器和片上安全启动机制,提供了先进的安全性能。它还支持PSA高级安全认证,确保了物联网设备在数据加密和设备启动方面的高标准安全性。

通过泰凌TLSR9系列SoC的助力,Zigbee PRO R23 + Zigbee Direct的关键特性得以在实际产品中得到全面呈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安全、便捷、可靠的智能生活体验。